新手学Python避坑,学习效率狂飙! 四、函数参数传递
在 Python 里,函数参数传递机制对编写高效且正确的代码至关重要。下面给大家详细分享下函数参数传递系统、避坑方法以及相关示例。
一、函数参数传递机制
1. 位置参数
这是最常见的参数传递方式,依据参数在函数定义时的顺序来传递值。
python
def add_numbers(a, b):
return a + b
result = add_numbers(3, 5)
print(result) # 输出 8
2. 关键字参数
传递参数时,使用参数名来指定对应的值,这样能不按顺序传递参数。
python
def greet(name, message):
print(f"{message}, {name}!")
greet(message="Hello", name="Alice") # 输出 Hello, Alice!
3. 默认参数
在函数定义时给参数设定默认值,调用函数时若未提供该参数的值,就使用默认值。
python
def power(base, exponent=2):
return base ** exponent
print(power(3)) # 输出 9
print(power(3, 3)) # 输出 27
4. 可变参数
*args:用来接收任意数量的位置参数,这些参数会被封装成一个元组。
python
def sum_numbers(*args):
return sum(args)
print(sum_numbers(1, 2, 3, 4)) # 输出 10
**kwargs:用于接收任意数量的关键字参数,这些参数会被封装成一个字典。
python
def print_info(**kwargs):
for key, value in kwargs.items():
print(f"{key}: {value}")
print_info(name="Bob", age=25, city="New York")
避坑分享
1. 避免使用可变对象作为默认参数
可变对象(像列表、字典)作为默认参数时,函数定义时会创建这个对象,后续调用函数若修改了这个对象,会影响到其他调用。
python
def add_item(item, my_list=[]):
my_list.append(item)
return my_list
print(add_item(1)) # 输出 [1]
print(add_item(2)) # 输出 [1, 2],而不是预期的 [2]
解决办法:在函数内部把默认值设为 None,然后在函数体里初始化可变对象。
python
def add_item(item, my_list=None):
if my_list is None:
my_list = []
my_list.append(item)
return my_list
print(add_item(1)) # 输出 [1]
print(add_item(2)) # 输出 [2]
2. 注意参数传递顺序
当同时使用位置参数和关键字参数时,位置参数要放在关键字参数之前。
python
def func(a, b):
return a + b
# 正确
print(func(1, b=2))
# 错误,会引发 SyntaxError
# print(func(a=1, 2))
3. 避免混淆*args和**kwargs
*args 接收位置参数,**kwargs 接收关键字参数,使用时不要混淆。
python
def func(*args, **kwargs):
print("Positional arguments:", args)
print("Keyword arguments:", kwargs)
func(1, 2, name="Alice", age=25)
通过上述分享和示例,大家应该对 Python 函数参数传递有更深入的理解,同时也能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。